太仓市高新区镇洋幼教中心恒通佳苑幼儿园组织开展4月课题会议:讨论幼儿成长档案设计及内容优化(22-23下)

作者: 时间:2023-04-11 点击数:

为深入探究幼儿发展性评价,科学设计契合幼儿成长特点的过程性记录载体,太仓市高新区镇洋幼教中心恒通佳苑幼儿园于2023年4 月11日下午组织开展4月课题会议:幼儿成长档案设计及内容优化,由周蒙老师主持进行。

本次研讨旨在通过科学设计成长档案,客观了解幼儿发展状况与个性特点,深入探究发展性、过程性评价。会议从创建成长档案的重要性、规划设计、制作要素、分享交流四个方面展开,最终形成了包含档案内容框架、评价体系及实施流程的标准化方案,后续将制作成长档案样例供各班参考。

通过本次会议,教师们对幼儿成长档案的设计与优化有了清晰的思路,为客观记录幼儿成长、深化家园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相信在教师们的共同努力下,定能通过成长档案这一载体,实现对幼儿发展的全面、科学的评价。



课题题目

家园合作开发全育育人的研究

课题类别

苏州市教育学会

立项编号

0089

出席对象

全体教师

地点

三楼会议室

时间


2023年4月11日

研究主题

家园合作开发全育育人的研究

——讨论幼儿成长档案设计及内容优化

所要解决问题

⒈基于《指南》、《保教质量评估指南》,设计出契合各年龄段幼儿发展特点的成长档案。

⒉构建教师、家长、幼儿三方协同的评价体系,让成长档案全面、客观地呈现幼儿发展状况。

研究方法

讨论法、经验总结法







一、明确会议核心内容

周老师指出,本次课题会议聚焦幼儿成长档案的设计与内容优化,旨在深入探究幼儿发展性、过程性评价,通过科学设计成长档案,客观了解幼儿发展状况与个性特点。会议从创建成长档案的重要性、规划设计、制作要素、分享交流四个方面展开研讨。

二、剖析成长档案四大要素

孙老师:提出制作成长档案的四大要素。素材来源需依据《指南》《保教质量评估指南》,结合幼儿年龄特点筛选典型内容;评价主体涵盖教师、家长、幼儿三个维度;评价内容要有全局意识,全面呈现幼儿发展;表现形式可通过特色色块、立体卡片等创新方式,提升档案吸引力与信息承载量。

陈老师:强调幼儿成长档案是幼儿生活缩影与家园联系纽带,创建关键在于打破模式化,赋予档案生命力。

唐老师:认为在规划设计上,教师、家长、幼儿应紧密配合,以班级主题活动为框架,记录幼儿在家园共育、各类活动中的精彩瞬间,融入多元评价。

三、阐述创建幼儿成长档案的重要性

张老师:成长档案通过收集幼儿作品、观察记录等资料,能全面呈现幼儿成长发展历程。

马老师:可动态评估幼儿发展水平,将终结性与形成性评价结合,提升评估准确性。

孙老师:有助于教师了解幼儿学习特点与需求,支持“以幼儿为主”的学习,培养幼儿自我评价与目标制定能力。

四、确定成长档案的内容

周老师:成长档案内容涵盖幼儿身体、动作、认知等多领域,形式多样。包括幼儿作品(美工作品、口述记录)、文字记录(面谈记录、观察记录)、影像资料(照片、录音、摄像)、各种测验和调查结果(调查表、检核表)。

陈老师:详细说明面谈记录可围绕特定主题,了解幼儿想法与需求。

张老师:阐述观察记录分系统化记录和逸事趣闻记录,后者可结合照片捕捉幼儿有趣瞬间。

马老师:强调各类调查表能快速了解幼儿情况,为教育提供参考。

五、明确创建成长档案的原则

计划性:教师需确定作品收集方式,规划面谈时间,制定与幼儿、家长分享档案的计划。

幼儿参与:鼓励幼儿参与档案封面设计,引导幼儿回顾、检视自己的作品。

家长参与:向家长说明档案用途,邀请家长收集幼儿在家作品与趣事,增进家园信息互通。

规范撰写:教师为幼儿作品添加时间、背景等记录及评价,定期撰写观察记录。

深度反思:幼儿、家长、教师通过档案反思成长与教育过程,为个性化指导提供依据。



⒈主题化活动设计有效提升家长参与度:结合季节、节日设计活动,能将家长从被动旁观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4-6月活动规划中的自然创作、劳动实践等内容已获家长积极响应。

⒉差异化活动满足不同年龄需求:针对大班幼小衔接、小班亲子情感互动等差异化需求设计活动,避免“一刀切”,确保教育目标与幼儿发展阶段相匹配。

⒊多元评价助力成果可视化:通过家长反馈表、幼儿活动记录、影像资料等多元形式,实现量化与质性评价结合,直观呈现家园共育成效。

物化成果

⒈形成《2023年春季家园合作活动方案》,涵盖4-6月活动流程、分工安排及安全预案

⒉制作活动照片、家长反馈集锦,用于园所公众号宣传及家园共育成果展示。




主办单位:太仓市高新区镇洋幼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