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戏开始前,他们将写有词语的纸条放入透明盒子,作为待猜内容。游戏过程中,安安头戴黄色发箍,率先抽取纸条。看到词语后,她眼睛一亮,迅速做出反应,双手举过头顶,模仿起某种动物的长耳朵,同时口中还发出“蹦蹦跳跳”的拟声词,试图引导萱萱猜出答案。萱萱则皱着眉头,认真思考,眼神紧紧盯着对方的动作,嘴里不时蹦出一些猜测,如“是小猫吗?”“是小狗吗?”当猜测错误时,安安儿会着急地加大动作幅度,继续用更夸张的动作提示。经过几轮尝试,萱萱终于猜出“兔子”这个答案,两人都兴奋地拍手欢笑。随后,角色互换,萱萱带上头箍进行描述。她先是思索片刻,然后开始描述:“它是一种水果,红红的,圆圆的,吃起来甜甜的。”安安很快回应:“是苹果吗?”萱萱摇摇头,继续补充:它还有绿色的叶子。经过几次提示,安安成功猜出草莓。
在整个游戏过程中,两位幼儿都全神贯注,积极互动,虽然偶尔会出现因描述不清或猜测错误而产生的小着急,但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幼儿在描述词语时,能够运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事物的特征,如“红红的,圆圆的,吃起来甜甜的”,体现了他们对事物已有一定的观察和认知,并能用语言进行初步概括。但在描述不够精准时,如没有一下子抓住最关键的特征,导致同伴不能快速猜出,说明他们的语言组织和提炼关键信息的能力还有待提高。从他们的思考和回应过程来看,幼儿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根据同伴给出的线索进行推理和猜测。例如,在猜测动物时,会从常见的小动物开始联想;在猜测水果时,会根据颜色、形状等特征进行筛选。然而,当遇到较难的词语或线索较少时,他们的思维容易受限,需要更多提示才能得出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