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池游戏开始了,孩子们迫不及待地穿好靴子拿上工具走进沙池里。桐桐先提议说:“我们来挖一条河吧。”一旁的彦彦回应到:“好啊!我们一起来挖吧。”其他小朋友看见了,也纷纷加入进来。很快,大家一起挖出了一条浅浅的沟,再在河道中间摆上了塑料水管,一条河道已经初具雏形。桐桐和彦彦看着光秃秃的河道,又有了新想法,找来了一块木板架在河道上,在上面铺上沙子并用抹平板抹平,一座小桥就完成了。桐桐看着小桥开心地说:“这下小朋友们就可以走桥过河了。”可是在最后通水时,桐桐他们发现这水流到一半就流不下去了,他们有些沮丧了。
桐桐和彦彦使用大铲子进行挖河道,挖动效率高,可以挖开大片的沙子,挖成了一条长长的河道。同时,他们使用抹平板在已经挖好的河道面上磨平,还架设了一座小桥,说明他们已经有了调整河道外形的意识,可是通水的效果还有调整的空间。
开挖河道的游戏是由桐桐发起的,彦彦和其他幼儿一并参与,有一定的分工。在游戏过程中,桐桐主动与他人沟通交流河道通水情况,对于未通水进行了猜想和讨论,寻找解决的方法。符合《指南》科学领域“5-6岁幼儿能经常动手动脑寻找问题的的答案。”的发展水平。
教室可以利用游戏后的分享时间与幼儿讨论水渠里水流动速度慢的原因,从水渠的建造和沙子的特性展开,结合原因激发幼儿探索水渠建造与水能畅流的关系。并规避沙子掺水易堵的特点,引导幼儿清理水管内的沙子,打造水渠走向从高到低的坡度,易于让水流动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