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不是强迫,而是让孩子感受到“给予的快乐”。家长可以从“轮流玩”开始,比如孩子和同伴抢玩具时,说:“你先玩5分钟,然后给小朋友玩5分钟,这样你们都能玩到,好吗?”用计时器明确时间,减少争执。过程中及时肯定:“你愿意给小朋友玩,他很开心,你也帮到了别人,真棒!”
日常生活中多创造分享场景。比如吃水果时,让孩子分一块给家人;带玩具去公园时,引导他和其他小朋友交换玩耍,发现“分享后能玩到更多玩具”。但不要强迫孩子分享心爱物品,比如他特别喜欢的玩偶,可允许他暂时保留,说:“这个是你的宝贝,不想分享没关系,我们可以分享其他玩具。”尊重所有权才能让孩子更愿意主动分享。
通过绘本、动画传递分享理念,比如读《学会分享的小松鼠》,问孩子:“小松鼠分享坚果后,森林里的小伙伴都很开心,你觉得分享是好事吗?”用具体事例让孩子理解,分享不是失去,而是收获友谊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