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3下)4月份学习资料:浅议家园共育促进幼儿发展

作者:张杨璐 时间:2023-04-10 点击数:

 

在当前试行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当中提出,幼儿园需要和幼儿的家庭以及社区进行密切的合作,达到和小学校园紧密衔接的目的,对于各种教育资源和教育手段需要综合性的加以利用,以便于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每一个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都是其父母,第一个学习环境都是他自己的家庭,因此,对于秉着教育和培养为己任的幼儿园来说,幼儿本身的家庭环境和家长是其最好的合作伙伴。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必须要求幼儿园和幼儿家庭环境进行合作,以最佳的教育方式来服务幼儿,使其更好更快地适应当前的社会环境。本研究将主要针对家园共育模式促进幼儿发展方面的内容做出简要分析,希望所得结果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关键词】家园共育;幼儿园;家庭教

 

有人说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和没有学校的家庭教育都无法完成培养人的这一目的,从这一句话当中我们可以得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培养一个人的过程当中是互为充要条件的。也就是说,要想是一个人更好地成长和发展,那就必然离不开家庭教育,也不可能将他和学校教育剥离开来。简单来说,本研究当中所提到的“家园共育”就是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相互协作,以此来促进幼儿成长发育的方法和过程。所以这也就引出了今天我们所要讨论的主题——家园共育促进幼儿发展。可以说,在这种新环境之下,对于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家园共育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培养模式。

1.家园共育模式有助于促进幼儿的发展

在当前社会迅速发展的背景之下,为了更好地适应整个社会环境的需要,也为了使孩子能够更好更快更加准确地适应整个社会的发展,对他们进行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相互结合才是最为理想的教育模式。那么,从当前的教育情况来分析,家园共育模式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究竟有怎样的现实意义呢?接下来我们便从三个方面来做出简单的介绍。

首先,家园共育模式能够将陈旧的教育观念转变,使家长更加主动地配合教师的工作。特别是对于幼儿教育来说,这不仅仅是一个全面的工作,而且其过程也十分繁琐,因为幼儿教育的成功与否决定了一个孩子的未来,而家长一般都没有什么教育经验,在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时候,经常会沿用一些陈旧老套的教育模式,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其次家园共育模式能够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1]。因为幼儿园的孩子在入园之前一般都是家长的小皇帝或小公主,被宠惯了,面对这些新的环境,在心理上面难免会有些不适应,而家长和幼儿园做好必要的交流和沟通能够有助于幼儿园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孩子,这样便能够使家长和幼儿园功能营造一种良好的教育环境,可以更能够适应孩子的发展;最后是家园共育模式可以共同创造爱的氛围。还是开篇的那句话,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自己的父母,因此来说家庭教育不仅仅是一个教育的含义,还有更多的关爱在其中,而幼儿园教育需要将家庭教育当中的这种关爱穿插进来,只有这样才能够有助于幼儿的成长和发展。

2.家园共育过程中与幼儿家长沟通需要注意的问题

2.1要尊重家长,平等地对待家长

在家园共育施行当中,幼儿园老师在与孩子的家长进行沟通的时候,需要以尊重孩子的家长为前提,要和孩子的家长保持平等的关系,这样更易于两者之间更高的沟通的交流。在很多家园共育的交流过程当中,幼儿园的教师常常都处于主导地位,仔细来想,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是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教师在进行家园共育的沟通和交流时,应该首先重视一下家长自身的感受,因为处于主体地位也并不能说明其就是绝对正确的,所以幼儿园教师在和家长交流的时候很有必要听听家长的意见,换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也就多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举例来说,假如老师发现某一个孩子最近很调皮,在活动上面也不愿意积极配合老师,不喜欢和小伙伴儿们一起玩耍,有时候还有暴力倾向[2-3]。那么老师在和其家长沟通的时候,应该避免直接将问题引出以引起家长的不快。老师在和家长沟通的时候首先了解一下孩子的生活环境,孩子的情绪和心理大部分都是父母的情绪和心理所感染的,所以老师在了解了其家里基本的情况以后,可以委婉地对其父母指出其孩子的反常举动,并教导父母在家时应该怎样处理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最为恰当。

2.2肯定家长的孩子,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和优点

每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优秀的,他们更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别人的夸奖与赞美,而不是斥责与批评。教师言语之间的一些细微的称赞也会立刻引起家长的注意,使他们从中获得一些快乐的心情。而每一个孩子也都是自然而纯洁的,他们既存在着不足的地方,也存在着闪光的地方,幼儿园就是一个培养孩子教育孩子的场所,幼儿园老师的任务就是将孩子那些不足之处磨平[4],更好地发展孩子闪光的点。在和家长进行交流的时候,幼儿园老师要肯定家长的孩子,这会使家长感觉到高兴,进而将这种态度转变对对待自己孩子的行为上。有的母亲在老师表扬了自己的孩子以后,会高兴的在自己孩子的脸颊上亲上一口,说道:“儿子好棒,妈妈真的很开心”,而这种含有奖赏性的言语和鼓励也会对孩子的内心和行为产生刺激,孩子会在一定程度上表现的更加努力,以希望获取更多的赞赏和表扬。而家长也会怀着十分自然的心情去和老师积极接触,更加有助于家园共育的开展,便于孩子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3.家园共育幼儿园如何调动家长的积极性

从名字当中就可以看出,家园共育不是家庭或者幼儿园单方面的教育,而是两者相互结合。也就是说幼儿园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时候,不仅仅要重视幼儿园的教育,也要注意调动家长方面的教育。所以在家园共育模式实施过程中,不仅仅需要幼儿园老师的主观付出,也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只有两者能够更好地兼容,才能发挥家园共育的效果[5]。

3.1引导家长重视榜样作用

在家园共育模式中,家长的榜样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孩子更多的时间还是待在家里,陪在父母的身边,孩子天生就有好模仿的性格,而且其情绪十分容易受到感染。而日常生活当中,父母的价值观和为人处事的方式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孩子,所以家长在正常的生活中,需要以身作则,做好自身的榜样作用,以最佳的形象来影响孩子[6-7]。

举一个事例来简单地分析一样榜样的作用效果。龙龙是一个长的很强壮的小男孩儿,他在幼儿园非常的淘气,喜欢和孩子们一起玩儿奥特曼打小怪兽的游戏,但是每次他都想要扮演奥特曼。有的孩子不愿意扮演怪兽,龙龙就把他们打哭了,后来把龙龙的妈妈叫来了,龙龙的妈妈非常生气,抬起手就要大龙龙,被幼儿园的老师拦下。龙龙妈说:“不听话就要打,打他几次就记住了”。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案例,这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其实大概很多孩子的父母都有这样的做法。但是这在幼儿教育当中是不恰当的。因为幼儿的认知能力较差,但是其学习和模仿能力很强,都说父母是子女最直接的老师。那么孩子一做错事就要挨打,而不是告诉他哪里做错了,就会在孩子的脑海里形成这样一个理论:强者为王!以后无论处理什么事儿都是拳头里面出政权,对于幼儿的发展相当不利。后来幼儿园的老师对龙龙的妈妈讲明了后果的严重性,龙龙妈妈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决定以后不再打孩子,做错事对其讲明道理,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作用。

3.2与家长的沟通做到与孩子为中心

为了更好地促进孩子的成长发育,使家长能够更充分准确地了解孩子,老师和家长需要以孩子为中心,经常和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比如说,教师在和家长谈话的时候,需要简单地向家长介绍一下孩子院内的生活情况和学习情况,当然家长也需要向教师反映一下孩子在家里的生活状态和变化情况。两者之间需要进行商讨和沟通才能够达成共识[8]。因为儿童的发展和变化非常快,所以家长和幼儿园老师之间的沟通也更需要频繁一些。相对于幼儿园的那些专业、系统、完整、明确的教育内容来说,家庭教育存在着一定的随意性,所以家庭教育也不可能会专业、规范地对孩子进行教育。为了促进家园共育的更好发展,笔者认为幼儿园可以在园外的墙壁上设置一个“沟通园地”,在这里每周都定时地向家长介绍一周当中的教育内容和活动安排情况,还可以简单地讲解一些育儿知识。家长不可能将幼儿园的教育方法都搬回到家中,因此,在和家长进行交流的时候,幼儿园老师可以针对孩子的实际情况为家长推荐一些合理的教育方法,这样就能够增强家庭教育的可行性,也便于家园共育模式合力的形成。

3.3组织家长参与幼儿园的常规教育

为了更好地促进家园共育教育模式,组织家长来参加院内常规的教育,也是促进家园共育更好实施的有效方式。对于家长自身来说,参与园内的教育方式有很多种。因为每一个孩子的家长都有着不同的职业和特长,所以幼儿园可以将家长请到学校里面来当老师,比如有的孩子的家长是医生、有的孩子的家长是交警、有的孩子的家长是厨师,幼儿园可以将孩子的家长请到课堂上为孩子进行表演或者讲演。当孩子看到自己的父母在台上为大家表演的时候,心里就会非常的激动和自豪,并且将自己的父母当成自己的骄傲和榜样[9]。而带动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和活动也能够使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更加的丰富和逼真,有助于提高孩子在院内的学习积极性,更有助于丰富院内的教育活动。此外,幼儿园还有很多的活动,比如郊游或者参观博物馆等,但是幼儿园的人手十分有限,所以在组织活动的时候,可以通知家长一同前往,这样既能够弥补人手方面的不足,还能够使家长充分地和孩子融合在一起,拉近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体验交流与交流之间的重要性。

在参与活动的过程当中,家长能够有所收益,可以学会怎样正确地引导自己的孩子进行自主学习,而幼儿园的教师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活动来拓宽自己的视野,因此在完成园内教育任务的同时,教师和家长都会有所收获,而且也能够促进孩子的成长和发育,这才是家园共育的目的所在。

3.4帮助家长提升科学育儿的水平

在幼儿园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时候,幼儿园也有义务对家长进行宣传,可以向家长讲解并宣传一些科学保育和教育宣传方面的内容。从家园共育方面来看,这是实现家园共育的途径之一。所以教师在和家长进行沟通交流时,需要注意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要适当地对家长介绍一些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以此来提升家长科学与后的水平。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幼儿园可以定期开展一些家长经验交流会,在会上,家长和家长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彼此之间借鉴对方的育儿经验。还可以让一些采用某种方法取得显著成效的家长进行发言,这样能够使家长和家长之间的经验交流更为真切,也更具有说服力[10]。对一个孩子进行评价和教育,不仅仅需要横向的作用,还需要纵向的作用,我们可以将横向作用定位为幼儿园教育,而纵向作用就是家庭教育。前面曾经说过,只有这两方面的教育结合在一起,才能够有助于孩子的更好发展。因此,家长必须加入对孩子的评价和总结当中,而幼儿园教师的任务一方面的教育孩子,而另一方面便是引导家长,帮助家长来提升科学育儿的能力。在此过程中,一定要耐心细致,在尊重家长的基础上以平等的态度来指引家长。要尊重家长的人格,对于家长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要耐心的倾听并予以必要的解释,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家园共育的一致性。毕竟家园共育不是教师和家长单方面的教育,而是共同作用的结果。

4.结语

笔者在本研究中主要针对家园共育促进幼儿发展的相关内容展开简要分析,家园共育模式不可缺少家长也不可缺少老师,两只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亲密而友好的,所以为了孩子更好地发展,幼儿园和家庭必须联合构建一个充满友谊和温暖的世界,让孩子真真切切地体验到教育所带来的乐趣,他们才会愿意学习,愿意接受幼儿园和家庭所寄托在他们身上的理想。最后,希望调动起所有的家长和教师,为家园共育的更好发展更好地尽一份力。

参考文献

[1]顾兰芳.搭起家园共育的桥梁[J].好家长,2010,03(12):16.

[2]陈娟,陈莹.用博客实现家园共育的实践与认识[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14(04):75-76.

[3]杨霞.家园共育——我成长的财富[J].家庭与家教(现代幼教),2011,32(02):154.

[4]李学侠.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幼儿家长工作的新探索[J].教师,2011,07(19):264-265.

[5]陈朝霞,彭丽华.发挥家园合力 促进幼儿发展[J].当代学前教育,2010,25(04):18-19.

[6]赵秀华.家园共育农村幼儿[J].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1,13(05):95.

[7]王少珍.如何提高家园共育的教学效果[J].考试(高考英语版),2014,04(13):154-156.

[8]周芯.小议幼儿园的家园共育工作[J].科技信息,2011,11(12):14.

[9]姚颖.浅议幼儿园开展家长工作的策略[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0,14(07):236-238.

[10]刘林.浅谈如何构建和谐的家园共育[J].成才之路,2010,09(09):10.


 

主办单位:太仓市高新区镇洋幼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