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学习故事:小吃店趣事(24-25上)

作者: 时间:2024-10-16 点击数:

  今天小逸和淇淇选择了小吃店当小顾客,他们来到了小吃店,看着桌上空空如也,两个孩子面面相觑,站在原地不知所措,小逸低下头来翻找起来,找到一个做好的包子模型摆弄起来,淇淇见状也摆弄起来,两个人就在小吃店里左转转右瞧瞧,几分钟过去了,这时,小逸来到了后厨,看到了围裙,说怎么服务员也没有,我补充道:“你们也可以穿呀,衣服就在这里。”说着,两个小朋友一下来了兴致,互相帮忙打扮起来,围裙、帽子、护袖都穿好了。我问:“你们谁是老板呀? "小逸笑着说:“我是老板!”我问:“那你们这里都有什么吃的呢? "小逸说:“有红烧肉、小龙虾。”这时又有小客人来了,点了红烧肉盖饭等很多吃的,小服务员一下子就忙不过来了,于是他们一起设计了一份菜单,方便点单。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在社会领域提到,5-6岁幼儿活动时能与同观班分工合作,遇到困难能一起克服。在今天的游戏中,小逸和淇淇能互相商量,互相帮助,进行装扮,在设计菜单时也是一起出谋划策。在刚刚进入角色区时,幼儿还没分有融入到角色里, 对玩什么、怎么玩还没有清晰地目标和规划,随着他们对 周围环析境的观察,他们通过装扮自己,很快的融入到了游戏角色中,能清晰的明确自己的与角色:老板、服务员,也推进了接下来游戏的深入。并且在游戏中,幼儿能够模仿角色语言,比如小逸作为老板,对店里的菜品进行了介绍,淇淇作为服务员,也能尽职思尽责的服务顾客。可见他们对于角色的认知还是很清晰的,说明他们对早餐店的生活经验是比较丰富的。而且在语言方面,两名幼儿都能与同伴、与成人进行角色对话。在整个游戏过程中,服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当幼儿装扮起来的那一刻,他们立马投入了角色中,老师适时的介入也顺利推进了整个游戏过程的发展,在点完餐后,老师注意到了幼儿仿佛又进入了无所事事的状态,立刻又以“打包"为由,引出了菜单的需求,幼儿也顺势注意到了纸和笔,开始了他们的设计。


  1.丰富幼儿的游戏语言、角色语言;

  2.为幼儿提供开展游戏的练习机会和必要帮助;

  3.允许并鼓励幼儿在游戏中的点滴创造;

  4.引导幼儿复盘或通过语言描述、绘画等方式对游戏进行总结,为下次游戏积累经验。


主办单位:太仓市高新区镇洋幼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