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教育知识:如何应对孩子的“叛逆”(24-25下)

作者: 时间:2025-05-06 点击数:

  幼儿2-4岁会进入“第一叛逆期”,表现为说“不”、固执己见,这是自我意识发展的正常表现,家长需用智慧引导。避免和孩子“硬碰硬”,比如孩子拒绝穿外套,不说“必须穿,不然会感冒”,而是提供选择:“你想穿红色外套还是蓝色外套?”给孩子自主权,减少对抗。

  理解并接纳孩子的情绪。当孩子因“不能吃糖”哭闹时,蹲下来抱他说:“妈妈知道你想吃糖,不能吃确实会难过,哭一会儿没关系,哭完我们再聊。”先共情,再讲道理,比直接制止更有效。待孩子平静后,解释“糖吃多了会蛀牙,我们明天再吃一颗,好吗?”

  用“正向语言”代替命令。不说“不许把玩具扔地上”,而是“玩具要放在盒子里哦”;不说“别跑,会摔倒”,而是“慢慢走,才安全”。孩子更易接受积极引导,而非否定性语言。同时,给孩子“发泄”的空间,比如在家设置“情绪角”,放一个毛绒玩具,告诉孩子:“不开心时可以和玩具说说,或者大喊几声,但是不能打人、摔东西。” 允许孩子表达不满,叛逆行为会减少很多。

主办单位:太仓市高新区镇洋幼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