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不仅能丰富孩子的词汇量,还能培养想象力和专注力。中班孩子对故事的情节、画面色彩敏感,家长可通过营造氛围、选择合适书籍、设计互动方式,让孩子从“被动听”变成“主动读”。
打造专属阅读角,让阅读有“仪式感”
在客厅或孩子房间开辟一个角落,放一个低矮的书架,摆上30-50本适合中班孩子的绘本(如《好饿的毛毛虫》《小猪唏哩呼噜》等画面生动、情节简单的故事);地上铺一块柔软的地毯,放几个毛绒玩具当“听众”。每天固定15-20分钟作为“阅读时间”,告诉孩子“现在是我们和书本做朋友的时间哦”,让孩子形成“到点就想读书”的期待。
选书有技巧,贴合孩子的兴趣点
中班孩子喜欢重复、有节奏感的故事,可多选重复句式多的绘本(如《逃家小兔》中“如果你变成……我就变成……”);他们对自己熟悉的生活场景感兴趣,比如幼儿园、家庭、小动物,可选择《幼儿园的一天》《小熊宝宝系列》等;同时,加入一些科普类绘本(如《法布尔昆虫记》幼儿版),用图片和简单文字满足他们对“为什么”的好奇。选书时让孩子参与,带他们去书店,允许孩子自己挑选2-3本,提升阅读主动性。
亲子共读:从“读字”到“互动”
讲故事时不要照本宣科,而是用夸张的语气模仿角色对话(如小熊的憨厚、小兔的活泼),让孩子更有代入感;看到画面中的细节时,停下来提问:“你看小猪的脸上有什么呀?它是不是在哭?为什么呢?”鼓励孩子猜测情节发展。读完后,和孩子玩“故事接龙”:“接下来小猪会遇到谁呢?我们一起编下去吧”,或让孩子扮演故事里的角色,用玩偶表演剧情,让阅读从“听”延伸到“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