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次晨锻活动中,前一天晚上下雨地上有的地方比较潮湿,孩子们在活动时发现紫藤架下面有一只爬动的蜗牛,浩浩马上激动地喊到“老师,这里有一只蜗牛!”小朋友很快就被浩浩的叫声吸引,围在小蜗牛的边上,好奇地观察起来:“老师,蜗牛的头上有两只角”,“老师蜗牛爬的好慢”,第一个发现蜗牛的浩浩看着缓慢前进的蜗牛忍不住捡起一朵紫藤花触碰蜗牛,想让蜗牛爬的快一点,刚碰到蜗牛,蜗牛就蜷缩进壳里,小朋友喊到“蜗牛躲起来了!”过了一会,蜗牛慢慢地从壳里钻出来了,慕慕也捡起一朵花去碰蜗牛的角,这次蜗牛并没有躲到壳里,而是把被触碰到的那边角缩了起来,“老师,蜗牛的角是可以往回收的!”说完,慕慕又拿着花朵去触碰另外一边的角,这次蜗牛缩起了另外一边的角。蜗牛还在爬着,有的孩子看着缓慢爬行的蜗牛不感兴趣地走了,浩浩、涵涵、慕慕还围在蜗牛边上,不时地用花朵触碰蜗牛,看着蜗牛躲进壳里。突然,浩浩伸脚把蜗牛踩扁了,很快小朋友嚷了起来:“老师,浩浩把蜗牛踩死了!”其他小朋友闻言赶了过来,大家都看到了碎掉的蜗牛壳和扁扁的蜗牛,有的小朋友开始“质问”浩浩“你为什么把他踩死呀?它那么小”“小蜗牛好可怜”,“小蜗牛妈妈找不到它了”浩浩看着一动不动的蜗牛一脸做错事的表情:“我只想试试看蜗牛壳是不是很硬”,涵涵说“小蜗牛太可怜了,我们把小蜗牛埋起来吧”,几个小朋友和涵涵一起捡起紫藤花,把小蜗牛埋在了花里,浩浩看着也跟着捡起了花瓣。
晨锻里的一件小事引发了孩子们的关注与讨论,这就是一次很好地教育契机。作为教师只是一个观察者,孩子们对蜗牛很感兴趣,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没有问题,自己主动探索并发现了蜗牛的一些特性,对老师也只是分享自己的发现,这时候只需要教师去观察和倾听,不需要老师去教,去介入。最后发生悲剧时,孩子们看着死去的蜗牛立马联想到自己以往的经验和感受,踩死蜗牛的浩浩听着小朋友的话也自己感到了自己做法的不正确,和小朋友一起埋藏蜗牛。
“一日生活皆课程”《评估指南》提到教师要在一日生活中、在各种游戏活动中、在五大领域学习中,都要”互动“支持““拓展”,可以说在幼儿园里是“处处可动”。在孩子们的游戏、生活中还会有很多教育契机,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提升师幼互动的质量,有效的师幼互动还意味着教师需要倾听、观察和等待,并在互动中尊重幼儿,以支持性和回应性的方式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回去和小朋友一起针对这件事讨论了起来,从一只小蜗牛小朋友浅显的认识到了生命的宝贵与重要,从而的产生了保护生命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