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4上)11月学习资料:家园共育背景下开展幼儿劳动教育的透视与思考

作者: 时间:2023-11-03 点击数:

家园共育背景下开展幼儿劳动教育的透视与思考

(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陕西西安710062)

   [摘   要]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也是促进个体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幼儿园是劳动教育组织与开展的核心环节为了更好实现幼儿自主体验操作获取劳动情感知识与技能幼 儿园家庭等各主体要形成合力不断深化劳动教育 当前在幼儿教育中劳动教育场所的局限性劳动教 育形式的单一性以及劳动教育效果的阶段性短暂性是家庭参与劳动教育的必要原因基于此幼儿园与家 庭应该合作建立劳动教育共同体丰富劳动教育的开展形式可视化与不可视化环境并重以身作则提供劳动榜样示范从而不断促进幼儿劳动能力提升

      [关键词] 劳动教育; 家园合作; 家庭劳动

 


幼儿劳动教育是实现幼儿全面发展目标的重要 因素之一。 目前,我国各阶段教育都在以多样化、差 异化的方式开展劳动教育。2019 年 11 月,国家发 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 见》,明确将劳动教育纳入教育目标中,并提出多主 体开展劳动教育的要求。[1]2020 年 3 月 20 日,国家 正式颁布有关劳动教育的意见,详细阐述了系列任 务、思路等基本内容,并指出在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实 践活动中,学校要发挥主导作用,承担主体责任,家 庭要发挥基础作用,注重日常生活中的劳动教育。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要利用生活机 会,帮助幼儿了解与自己关系密切的机构及工作,懂 得尊重他人的劳动。[2] 因此,依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和 发展水平阶段性特征,幼儿劳动教育应注重游戏性、 多样性、延续性,要在情感态度培养、知识学习与技 能增长的基础上对幼儿的教育进行补充,以实现幼 儿教育阶段的发展要求。

家庭作为幼儿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之一,具有 可接触环境的多样性,劳动形式的丰富性与劳动效 果的持续性等特点,可以有效弥补幼儿园劳动教育 的不足。 明确家庭参与劳动教育的必要性,能有效 开发利用丰富的家庭资源,探索家园共育下促进幼 儿劳动教育的路径,从而构建更加多元化的家园共 育新结构,以促进幼儿劳动教育发展。

一、在家园共育背景下开展幼儿劳动教育的必要性

幼儿劳动教育的开展,要重视幼儿园与家庭的协同共育。幼儿阶段的劳动教育以启蒙性、兴趣性、 系统性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简单、局限化的劳动教 育理论与实践难以满足新时代对劳动教育的要求。 基于此,幼儿园劳动教育与家庭劳动教育要尽可能 实现内外互通有无,目标一致。从幼儿园劳动教育 现实开展情况分析,幼儿园劳动教育在劳动时空、劳 动形式、劳动教育效果三方面存在一定局限。 因此, 家庭参与幼儿劳动教育是新时代进行劳动教育的现实要求。

(一) 劳动教育时空的局限性

劳动作为一种现实的、可见的活动类型,需要基 本的劳动时间与空间的保障。3—6 岁幼儿的思维 活动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需要通过真实的、可操作 的场景,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与独立的人格特质。 国家对劳动教育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新时代的幼儿 劳动教育仅仅依靠幼儿园开展的有限劳动教育已经 很难满足现实需求。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实施已经出 现“政策的缺失、劳动教育师资的缺乏、劳动教育课 程体系零散”等问题。[3]此外,各幼儿园实力参差不 齐、软硬件差距大,诸多幼儿园园内固定面积小,劳 动教育开展空间受限。 除了这些可预见的因素外, 还有诸如天气、园内活动安排、外界环境互动等各种 不可控因素也会影响劳动教育的顺利开展。 因此, 仅依靠幼儿园单独开展劳动教育,很难满足劳动教 育所需的时间与空间多方要求。而家庭教育正好通 过其空间的补充、时间的延续,有效弥补了园内劳动 教育时空上的不足。

(二) 劳动教育形式的单一性

近年来,国家多次颁布有关劳动教育的文件,劳 动教育也因此受到各阶段教育的重视。幼儿园教育 作为启蒙教育,在劳动教育的开展形式上有其特殊 性。

首先,开展集体教育活动是幼儿园常见的教育 形式,幼儿园劳动教育就间接渗透在五大领域教学 活动开展中,从而对幼儿进行劳动启蒙教育。但此 类劳动教育形式表现刻意、死板,很难激发幼儿对劳 动教育活动本身的兴趣。幼儿园劳动教育也会以个 别活动的形式开展,但此时幼儿身份多为辅助教师 的角色,幼儿很难积极主动且透彻地理解劳动教育 的实质内涵。

其次,为了保证劳动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园所 层面、班级层面大多让幼儿统一行动,真正能够分配 给幼儿个人的兴趣参与、自由体验的机会有限。

最后,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发展水平各不相同, 对劳动相关知识的接受程度也不同,这就意味着幼 儿对劳动的理解与教育形式密切相关。但当前幼儿 园的劳动教育形式较为统一,难以满足幼儿差异化、 个性化的需求。 因此,想要改变劳动教育形式的单 一性、刻板性,就要将劳动教育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 中,从园内扩展到园外,深入幼儿家庭生活中,发挥 家庭对幼儿园劳动教育形式的弥补作用,恰当抓住 有效时机,在家庭中开展丰富多样的劳动教育,从而 为幼儿劳动教育开辟丰富多样的路径。

( 三) 劳动教育效果的间断性

幼儿园阶段的劳动启蒙教育是以激发幼儿劳动 情感、树立正确劳动认知与培养良好劳动技能为核 心的。[4]但教育目标并非通过幼儿园内的简单活动 组织或间接劳动参与就能实现的。一方面,在幼儿 园内,主题活动课程占据教学活动开展的大部分时 间,留给专门劳动教育的时间被严重压缩,由此导致 劳动教育的开展得不到基本稳定的保障,教育效果 甚微。另一方面,让幼儿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 良好的劳动习惯并非利用某一段时间进行劳动就能 完成的,更不是通过在幼儿园单方面的、随机的自我 服务劳动或集体服务劳动就能实现的,幼儿园劳动 教育往往表现出阶段性、随意性,对幼儿劳动教育认 知与能力的提升难以把握。此外,目前大多数幼儿 园还未形成系统的劳动教育计划,在实际开展中往 往表现出持续时间短暂,热度难以维持,成效不佳的 情况。 因此,在幼儿园正规的劳动教育基础上,合理 利用家庭丰富的劳动资源、人力资源,构建起家园协 同进行劳动教育的模式,形成长期的、系统的、有规 律性的劳动教育氛围就显得尤为必要。有了家庭的 参与,就能有效地把握劳动教育的时机,保障幼儿园 劳动教育效果的延续。

二、家园共育背景下开展幼儿劳动教育的类型

劳动教育贯穿幼儿一日生活的始终,从早起、穿衣、洗漱,到幼儿园内的劳动活动,都是基于幼儿发 展需求本身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这既促进了幼儿 劳动知识技能的提升,又对幼儿成长中的其他方面, 如心理、社会等发展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根据查阅 已有的文献发现,不同研究者对幼儿劳动教育的分 类略有不同。陈鹤琴在其家庭劳动教育思想中提 出,劳动教育主要分为以生活技能习得为主题的日 常生活劳动、以卫生习惯养成为主题的自我服务劳 动以及以品格塑造为主题的家庭服务型劳动三大 类。[5] 陈虹利将幼儿劳动分为“自我服务劳动、为集 体服务劳动、种植饲养劳动以及手工劳动等”[6]。 总体来看,对幼儿劳动教育类型的分类基本可以概 括为从自身角度出发的劳动教育,以及从他人或社 会角度出发的劳动教育两大类。本文主要参照邱志 华对幼儿劳动教育内容的分类。邱志华在发挥幼儿 主体作用的原则下,将幼儿劳动教育分为生活性劳 动教育、学 习性劳动教育及节庆日劳动教育三大 类。[7]生活性劳动既包含在幼儿园开展的自理性与 服务性劳动,也包含在家庭中进行的在家长指导下 的劳动 ; 学习性劳动是在幼儿园主题式劳动教育之 外的,家园共育模式下协同进行的游戏式与体验式 劳动教育 ; 节庆日劳动教育即依据节假日实际情况, 组织家园劳动日活动等幼儿劳动教育内容。幼儿劳 动教育的有效开展不是某一类教育活动就能实现 的,还需要各种类型的劳动教育相互配合。

三、家园共育背景下开展幼儿劳动教育的路径探析

(一) 强调可视与不可视化的、 时空并重的 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作为幼儿教育类型的一种,也是从情 感、认知与技能方面评价幼儿劳动能力和发展状况 的重要尺度。对于劳动教育来说,幼儿园的劳动教 育更多的是一种可视化的、时空的教育,而家庭中的 劳动教育没有固定的劳动计划与安排,没有强制规 定的劳动场地,体现的是劳动教育中的不可视化的 时空特点。 因此,如何让幼儿园系统的劳动教育安 排与家庭中零散但不可忽视的劳动教育相互配合, 有效促进劳动教育的开展,就成为幼儿劳动教育中 的重要课题。

首先,教师与家长要清楚哪些是不可视化的劳 动教育。家庭中餐具的摆放、玩具利用完以后的收 纳、和家长合作搬运东西等此类没有明确任务规定 要求的劳动都可归类为不可视化劳动教育。其次, 教师与家长间要形成默契合作,教师应在幼儿园内 积极利用可视化教育对幼儿开展正规化、统一化的 劳动教育,并将教育内容告知家长,做到有效沟通交 流,指导家长在家庭中利用不可视化教育弥补园内 已开展的可视化劳动教育的不足。

一方面,幼儿在幼儿园中有效接受来自教师给 予的游戏式或体验式的劳动教育,另一方面,幼儿又 在家庭中随机依据不同情景、时间进行活动式、环境熏陶式的劳动教育类型,这样的形式可以实现幼儿 劳动教育中可视与不可视化时空并重。在家中,家 长可配合设计劳动场景,引起幼儿好奇心,从而让幼 儿自发地主动参与到成人的劳动活动中,在家庭游 戏和与成人间互动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劳动教 育。

(二) 融合教育资源,丰富劳动教育开展形式

家庭、幼儿园、社区三方协同共育是当前幼儿教 育中极力提倡的教育模式,三方都在幼儿劳动教育 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家庭教育是基础, 幼儿园教育是主导。三方应彼此配合,共同推动幼 儿劳动教育的发展。 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发 挥家园社区各自特有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优势,丰 富幼儿劳动教育形式。

首先,家庭潜在的劳动教育资源,需要教师与家 长通力合作进行开发探索。家长作为与幼儿相处时 间最长、最了解幼儿性格特点和个人需求的重要角 色,最清楚幼儿在劳动过程中会有哪些优势与不足, 让家长利用其对幼儿的熟悉进行劳动教育,这是家 长参与幼儿园劳动协同教育的第一步。而要将这种 潜在资源转化为劳动教育资源,则需要教师专业策 略指导。教师可借助家委会、家长会或班级互动平 台等方式告知家长哪些是在园内即将或已经开展的 劳动教育活动、哪些是家长可以在家庭中进行的劳 动教育活动,让家长在教师的支持下探索、发现更多 的劳动教育形式。

其次,家长要主动提高对劳动教育的认识,积极 参加幼儿园提供的有关幼儿劳动教育的讲座、论坛 等活动,在家庭中及时给幼儿提供适合幼儿发展水 平的、接近“最近发展区”的劳动内容。如幼儿可以 独自进行擦桌子、扫地、整理玩具等劳动,也可以与 家长一起洗衣服、大扫除等。但家长对幼儿劳动结 果的评价不应该以完美为标准进行总结性评价,应 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关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对劳动 的意识等。

最后,幼儿园与家庭双方要有合作意识,针对幼 儿劳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值得学习借鉴的劳动形 式等,及时交流沟通,让教师与家庭能灵活使用多种 劳动教育形式,实现幼儿平衡发展。

( 三) 重视对家庭教育效力的开发利用

家庭是幼儿学习的第二重要场所,家庭氛围、父 母教育期待、家庭成员个人品德修养与人格特征等 对幼儿的劳动意识、劳动能力的培养都会有不同程 度的影响。在幼儿园与家庭中做到时间与空间上的 幼儿劳动教育的结合,保证了幼儿劳动教育形成连 贯的、完整的教育系统。首先,家庭要发挥在劳动教 育中的基础作用。幼儿在幼儿园内接触到的劳动相关知识家长要全面了解,这样家长才可以在家庭中 有计划地与幼儿园配合,让幼儿在家庭中深入练习, 促进幼儿不断巩固、提升已经学习到的知识。其次, 家长要注重抓住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劳动 实践机会,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自己动手进行劳动, 让幼儿对基础的家务劳动技能有所了解并能够基本 掌握,并在《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 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的指导下,每年有针对性地 学会 1—2 项生活技能。最后,在幼儿园、家庭中建 立幼儿劳动评价体系。该体系应由专业教师设计评 价指标、评价等级等基本框架,在幼儿园与家庭中同 时开展,包含生活性、学习性、节日性三方面。评价 过程中,家长要鼓励孩子利用节假日参加各种社会 劳动,通过日常生活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让孩子 养成从小爱劳动的好习惯,从而保证幼儿劳动教育 成为连续的、不间断的教育活动。

总之,幼儿劳动教育视角要不断扩大,正式始于 幼儿园,不断延伸到家庭,再扩展到外界社区环境。 幼儿劳动教育要充分利用家庭客观资源与主观资 源,让家庭积极承担起幼儿劳动教育的任务,认识到 家庭教育力量在幼儿劳动教育中的重要性,弥补幼 儿园劳动教育的不足。家庭也要有积极的观念,与 幼儿园进行广泛的合作,让幼儿劳动教育从单一化 走向多样化,从成人安排转变为幼儿自身主动活动, 从而积极推动幼儿劳动教育的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题劳动教育 体系EB / OL( 2020-03-26) 2020-0501. http : / /www.moe.gov.cn /jyb__xwfb / s271 /202003 / 20200326_434972.html.am.

2 教育部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 8.

3 姜晓胥兴春我国幼儿劳动教育实施现状与路 径探析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0 ( 1) : 70-74.

4 刘军豪陈鹤琴幼儿劳动教育的理念辨析与实践 逻辑J教育导刊2020(7) : 5-10.

5 刘军豪陈鹤琴家庭劳动教育思想的内涵原则 与路径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20 ( 8) : 42-46.

6 陈虹利新时期加强幼儿劳动教育的思考J 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6(9) : 42-44.

7 邱志华从一日生活谈幼儿园劳动教育——— 以深 圳市盐田区机关幼儿园为例J中国现代教育 装备2020(7) : 14-17.


 

主办单位:太仓市高新区镇洋幼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