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合作开发全育育人的研究
——课题研究学期工作计划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
一、情况分析
回顾上学期,开展了一系列家园合作的活动,家长对孩子成长过程的参与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目前仍然存在这些问题情况,如下:
⒈家园合作的形式比较单一,以幼儿园为主导,家长配合的形式为主;
⒉教师对于家园共育的理解也是比较浅薄,对家长的指导缺乏专业性和针对性,抓不着重点;
二、工作重点
⒈利用多种形式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⒉充分发挥家长的教育价值,让家长参与到幼儿园工作中来,解决那些需要家园合力才能解决的问题,促使幼儿真正地健康快乐成长。
⒊开展的活动要有个别化,家长可以有较强针对性共育。
三、主要措施
㈠继续扎实理论基础,用专业的眼光看见儿童,用专业促成长。
⒈课题组教师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更要参与到各种相关的培训中去,全面提升专业素养,结合幼儿实际情况给予家长专业的策略指导与帮助,从而达到科学家园共育。
⒉课题组成员定时研讨会议,解决针对性的共性问题。课题组成员要定时召开课题组研讨会议,针对家园合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反馈,找出共性问题,一步一个脚印把问题解决掉。
㈡与幼儿家庭沟通合作,针对个别幼儿有个别化的共育指导,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⒈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
家庭教育既是奠基性教育,也是长久性教育,对幼儿的影响深远,也因此只有家庭和幼儿园双方合作才能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由于幼儿年龄特点,自制能力差,对于良好习惯的培养存在一定的挑战性。教师通过对幼儿的日常观察及指导,同时和家长建立桥梁,以家园配合为切入口,开展“21天行动养成计划”,步调一致促幼儿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
⒉家园合力开展幼儿礼仪教育。
3-6岁年龄段的幼儿与社会接触尚浅,幼儿园作为其社交活动发生的主要场所应主动承担起培养幼儿基本礼仪的责任。因此,教师作为幼儿教学的实施者和幼儿生活的引导者,要积极探索提高幼儿社交能力的有效途径与策略。
⒊合理建立个别幼儿的个性化家庭教育指导。
家长和教师在幼儿的教育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的优势,家长的优势体现为他们更详细地了解个体儿童的特征优势,有利于在家庭中针对个体实施有效的个别化教育;而教师的优势体现为更了解群体中幼儿的特征且具有专业的职业素养。为幼儿创设个人档案,因此让家长参与到幼儿园工作中来,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家庭教育中较为棘手的问题和家长所关心的与幼儿成长方面相关的问题,从而更有利于幼儿园教学计划的制定、实施和推进。
除上述的本学期重点之外,课题组成员也要做到及时反思,在日常课题研究的基础上作探索性思考,撰写论文和经验文章。做好资料收集,课题研究人员完成各自的研究任务,要善于及时书面小结。课题组负责人要及时收集、整理、汇总课题研讨材料。每个学期一小结,研究教师分别梳理研究成果,各位教师在学期末写好课题研究总结反思,并形成阶段性反思报告。
四、具体工作安排:
时间 |
具体工作 |
2月份 |
⒈召开课题组核心成员会议,小结取得的成绩,分析存在的问题,部署本学期的研究任务; ⒉2月课题活动:基于上学期各班小专题开展情况进行研讨。 |
3月份 |
⒈课题核心组会议:本学期课题活动内容安排交流,重点讨论三月开展的庆祝三八节家园活动; ⒉3月课题活动《通过理论学习梳理家园共育提高幼儿多元智能的探索》。 |
4月份 |
⒈课题组会议:讨论幼儿成长档案设计及内容优化。 ⒉4月课题活动: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策略研究,对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现状展开分析,围绕问题原因提出针对性整改对策 |
5月份 |
⒈课题组会议:讨论“21天行动养成计划”,步调一致促幼儿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 ⒉5月课题活动:家园合力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有效途径探索。 |
6月份 |
⒈课题组会议。 ⒉6月课题活动:研讨幼儿生活礼仪养成教育的实施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