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 议 记 录 |
时间 |
2023.5.23 |
地点 |
三楼会议室 |
类别 |
课题会议 |
会议主题 |
讨论21天行动养成计划 |
参加人员: |
全体教师 |
内容记录: 一、介绍本次课题会议的内容 周:本次课题会议内容围绕21天行动养成计划,好的习惯是成就孩子的关键,会潜移默化的伴随孩子,受益终身,让孩子变成一个真真正正优秀的人。21天行动养成计划,可以针对班级里一两个孩子的行为习惯或者是学习品质制定养成计划。 周:21天效应 在行为心理学中,人们把一个人的新习惯或理念的形成并得以巩固至少需要21天的现象,称之为21天效应。这是说,一个人的动作、或想法,如果重复21天就会变成一个习惯性的动作或想法。 马:根据我国成功学专家易发久研究,习惯的形成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7天左右。此阶段表现为“刻意,不自然”,需要十分刻意地提醒自己。第二阶段:7-21天左右。此阶段表现为“刻意,自然”,但还需要意识控制。第三阶段:21-90天左右,此阶段表现为“不经意,自然”,无需意识控制。 21天,可以培养一个好习惯。21天,可以改掉一个坏毛病。21天,可以阅读大约三本书。21天,可以跑六十公里。21天,可以养成一个健康完整的属于自己的时间管理体系。 孙:可以请家长为自己的孩子制定一个活动目标,如: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阅读、自理能力等(家长可根据孩子自身的情况制定一个目标,活动形式不限),从即日起开始实施为期三周的“21天好习惯养成计划”。 陈:大班可以培养幼儿坚持阅读的好习惯。阅读时间可以为15-20分钟打卡,对孩子有启发思维和提高想象力的作用,通过长久坚持,能够有效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家长每天都在坚持陪伴孩子阅读绘本,将每日亲子阅读照片和绘本内容拍摄下来,用心记录宝贝们的成长。 周:照片以及打卡资料都要收集好。 孙:中班可以根据孩子的需求,问问家长需要帮助孩子养成什么好的习惯。 张:小班可以培养幼儿进餐习惯,专心进餐,在家独立进餐。 周: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指出:要培养幼儿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增强幼儿自我服务意识和生活自理能力,形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记录人:孙诗佳 |
结合课题讨论21天行动养成计划,每月开展一些活动,实现家园互动,促进幼儿发展。于2023年5月13日下午开展本学习课题活动内容安排交流活动。
此次交流活动,明确了本次课题会议内容围绕21天行动养成计划,好的习惯是成就孩子的关键,会潜移默化的伴随孩子,受益终身,让孩子变成一个真真正正优秀的人。21天行动养成计划,针对班级里一两个孩子的行为习惯或者是学习品质制定养成计划


